以下是為了能夠滿足段落所需的長度而定義的無意義內文,請自行參酌編排。
文章發布日期2022-12-29
目錄
節目主題
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以台灣視角解析,末日博士魯比尼新書。
重點整理
一、 魯比尼敘述3個特色
1.內容生活化:內容可從王公貴族到普羅百姓的生活。
2.用故事說明難懂的知識:從女王為荷蘭一座橋落成剪綵,到紐約一棟房子是用3D列印。
3.善於掌握流量密碼:用一針見血的核心問題引起關注。
二、最關心勞動市場的人口問題
1.台灣並沒有忽視,台灣只是冷漠對待。
2.65歲以上老年人口逐年增加。
- 2000年,扶老比 12.3% , 65歲以上不到200萬名。
- 2010年,扶老比接近15%,65歲以上接近250萬名。
- 2022年,扶老比接近25%,65歲以上超過400萬名。
- 2030年,扶老比預測接近37%。
- 2040年,扶老比預測為51.2% 65歲以上約670萬名。
扶老比=(65歲以上人口/15~64歲人口)×100 %
3.人口結構5~10年不易出現變化,預測準確性高。
- 2022年,4人養1名老人。
- 2040年,2人養1名老人。
4.十年後國小學生減少27%。
- 2022年,國小學生122萬。
- 2023年,國小學生約87萬人,減少27%。
三、人口老化和福利稅制是全球性問題
1.移民可能是人口老化解方,美國、日本、北歐都在認真考慮。
2.老年人口變多稅收下降。
四、未來3到5年,經理人決策需注意的3個重點
1.反全球化和新冷戰的國際政治情勢。
- 造成各國建置自主供應鏈,一條龍供應鏈變成分散式供應鏈,生產成本提高。
- 以往台灣商人選擇中立不願表態增加風險,未來會被迫選邊站。
2.經營管理能力需更多元化和國際化。
- 強化全球分散式的經營管理模式,未來可能是少人多國,員工、供應商、客戶更分散。
- 溝通和建置成本提高,需適應多國法規、地理、人文等新問題。
3.AI人工智慧對就業市場影響將越顯著。
- AI人工智慧進步將取代人腦,實質工作機會減少。
- AI人工智慧造成部分技術性職業消失。
- AI人工智慧影響就業市場速度不會減緩,還會加速。
- AI取代人類就業,但不用繳稅、不會消費,會影響稅收和消費市場。
- 知名麻省理工學院經濟系教授以美國為研究標的,其研究結果指出,每1,000名勞工中有1名機器人,就業率降低0.2%,薪資降低0.5%。
節目來源
想了解更多內容,請點選上面節目連結。

每篇Podcast-notes我都很用心的整理,你喜歡的話,請幫我分享給你的一位朋友。
你的小動作能給我大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