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隊如何從配角變主角:她們不只是跳舞,還撐起了17億台幣的應援經濟 啦啦隊不只是場邊配角,她們早已成為品牌經濟引擎、17 億商機的主力。從門票、聯名到直播轉換,揭開台灣啦啦隊應援經濟的真相與未來挑戰!
到藥局不只有買藥?! 為什麼大家越來越愛逛藥局? 🍋現在的連鎖藥局不只賣藥,更是大家挑選保健品、美妝清潔品的熱門場所。本文帶你看懂台灣連鎖藥局的轉型趨勢、消費行為變化與熱門商品排名,從銷售數據、進口結構到數位升級,一次解析連鎖藥局為何成為「健康與美的新據點」。
10年後的藥局,可能長這樣?AI、無人櫃、個人化照護? 🍋現在的藥局,早就不只是賣藥的地方了。未來10年,我們可能會遇見 AI 藥師、無人櫃取藥、甚至用手機掃一掃就知道該吃什麼保健品。這篇文章帶你想像未來的藥局長什麼樣,也聊聊品牌該怎麼跟上這波變化。
名人代言翻車又一樁?行銷人的5個防雷思維 🍋當代言人翻車頻傳,品牌如何在聲量與風險之間取得平衡?代言人不是流量提款機,而是品牌延伸。從選人、合約到危機處理,品牌要做的其實是「信任管理」而非「聲量投資」。這篇文章提供5大觀念與應變SOP,幫助品牌在危機中站穩腳步、穩住信任。
#反思-7-ELEVEN如何開出7000家門市 成立與早期發展:1978年成立,1986年開設100家店,1994年達到1,000家,1999年達到2,000家。 快速增長期:2002年突破3,000家,2005年達到4,000家,2014年達到5,000家。 近期發展:截至2024年,7-11在台灣的門店數達到7,000家。 2005年到2014年間,從4,000店到5,000店用了約9年時間 近期增速加快,每年新開約300家店,甚至每月開設100家店。 行銷上採用波段理論,每季有大宣傳,每週有小促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