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在電商賣該知道的7件事(上集)

保健食品在電商賣該知道的7件事上集 精選圖
文章更新日期

在電商銷售的守備範圍內,保健食品一直是穩定的先發球員,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保健食品,在五花八門的電商平台銷售。以下產品常見於各大電商平台。

怎麼會有這麼多的保健食品呢?最主要的原因是保健食品看起來很好賺,再加上進入門檻下降,企業跨界,素人貼牌,代工廠轉自由品牌持續投入想要分大餅,利用台灣的產業鏈完整,資源輕鬆取得,創造了很多新的品牌。

以下我來介紹一下保健食品在電商賣各種特性。

目錄

保健食品的電商商品3種特性

  • 銷售毛利高

  • 行銷費用高

  • 廣告難度高

銷售毛利高

保健食品毛利很高是連七八十歲的阿北都知道的事情。但阿北通常是誤會了,阿北以為的是直接收到口袋裡的”利潤”,但實際上,保健食品毛利扣除掉行銷費用之後,其實也沒有這麼好賺,因為電商的成本費用不低,這個我們接下來會提到。

先科普下,毛利等於銷貨收入減掉銷售成本。
(毛利=銷貨收入-銷貨成本)

毛利率是等於銷貨收入減掉銷售成本再除以銷售收入再乘以100%。

(毛利率=(銷售收入-銷貨成本)/銷貨收入 x100%)

毛利還要扣除掉其他成本費用,成為稅前利潤,七折八扣後,才是收到口袋裡面的淨利潤。

舉例:甲式保健食品的成本是50元,銷售價格是500元,毛利是450元。毛利率是90%。

這樣的高毛利率,可以執行很多不同的銷售戰術,像找代言人,給合作夥伴分潤,給電商平台抽成,狂下廣告等。

例如

  • 電商平台1000元抽300元。
  • 一個月花30萬做臉書廣告。
  • 連續一個月買一送一。

沒有高毛利,就沒有辦法展開各種行銷手段,保健食品在電商高度競爭的環境,需要創造高品質的內容,購買付費廣告,才有辦法形成一個正營收循環。

保健食品都是這樣的高毛利嗎?不一定,還是有不少的高毛利,但因為競爭也變大,市場機制決定末端售價,有的毛利率稍微下降,所以選對賽道,開發對的產品很重要。

有些毛利很高的產品,會宣稱誇大的保健效果,不惜走在法律邊緣,跨到法律紅區,就是為了變現多點、衝快點,被罰款就當作是行銷費用。

行銷費用高

保健食品的行銷成本很高。因為保健食品從幾百元到幾千元,消費金額高,不是買用的,而是要吃到身體裡面的,所以一般來路不明的保健食品,也沒有人敢隨便吃。小白創業開了間公司,完全按照法規標示,但是客人對新品牌沒有信任基礎,就不願意想購買。

這時候要找代言人、網紅,跟客戶做情感連結,或是說願意花幾個月的時間建置部落格,用內容行銷爭取到系統的優先排名,再爭取到消費者的點擊信任。找代言人的話,短時間可以產生效果,但同時也需要再投入大量的曝光費用,才會有明顯效果。部落格的內容行銷,由內部來撰寫內容,須經過時間發酵,才有機會排到前面曝光,獲得消費者的注意。延伸閱讀:網紅行銷為什麼取代了傳統行銷?3分鐘快速了解

那可以不花這個費用嗎?
小白品牌不想花錢,很難在激烈的電商競爭中賺到錢,甚至沒有辦法活下去,因為消費者認為這是一個不知名的小牌,就會轉向購買有代言人、有網紅的產品。

但也是可以透過傳統方式先累積品牌知名度,在消費者的心中建立信任基礎。可先上架在具有知名度和專業度的實體通路,再將實體通路跟自己的產品去做連結,可獲得消費者的信任基礎。

延伸閱讀:2022台灣10大連鎖藥局排名 

傳統實體通路看起來不會花費成本,但實際上,實體通路有著層層堆疊的上架條件跟費用,條件嚴苛。像康是美、屈臣氏、寶雅、大樹藥局、丁丁藥局都是比較大型的實體通路,上架條件含上架費用、廣告促銷費、剩一年效期就要回收、備貨量、安全庫存等條件,還有各項隱藏成本,都是由品牌方自行吸收。

所以保健食品不管是在線上,還是線下的行銷成本都是比較高的。常常是小白品牌方踏進來之後,才發現被當有填不完的坑。

廣告難度高

保健食品想要賣得好的關鍵,就是把療效效果直接很明確的講出來。隨著食品安全衛生法的越來越嚴格,這招以前很好用,電台廣播、電視購物賣的嚇嚇叫,現在行不通了,隨便路人甲乙丙一通電話、一個截圖,就可以讓你準備付罰款。


《食品衛生管理法》第28條(警告不能宣稱療效)

1.食品、食品添加物、食品用洗潔劑及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食品器具、食品容器或包裝,其標示、宣傳或廣告,不得有不實、誇張或易生誤解之情形。
2.食品不得為醫療效能之標示、宣傳或廣告。
3.中央主管機關對於特殊營養食品、易導致慢性病或不適合兒童及特殊需求者長期食用之食品,得限制其促銷或廣告;其食品之項目、促銷或廣告之限制與停止刊播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4.第一項不實、誇張或易生誤解與第二項醫療效能之認定基準、宣傳或廣告之內容、方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準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食品衛生管理法》第45條(說明怎麼罰品牌方,罰多痛)

1.違反第二十八條第一項或中央主管機關依第二十八條第三項所定辦法者,處新臺幣四萬元以上四百萬元以下罰鍰;違反同條第二項規定者,處新臺幣六十萬元以上五百萬元以下罰鍰;再次違反者,並得命其歇業、停業一定期間、廢止其公司、商業、工廠之全部或部分登記事項,或食品業者之登錄;經廢止登錄者,一年內不得再申請重新登錄。
2.違反前項廣告規定之食品業者,應按次處罰至其停止刊播為止
3.違反第二十八條有關廣告規定之一,情節重大者,除依前二項規定處分外,主管機關並應命其不得販賣、供應或陳列;且應自裁處書送達之日起三十日內,於原刊播之同一篇幅、時段,刊播一定次數之更正廣告,其內容應載明表達歉意及排除錯誤之訊息。
4.違反前項規定,繼續販賣、供應、陳列或未刊播更正廣告者,處新臺幣十二萬元以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

《食品衛生管理法》第46條(說明怎麼罰廣告傳媒,罰多痛)

1.傳播業者違反第二十九條規定者,處新臺幣六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
2.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條第一項處罰時,應通知傳播業者及其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或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傳播業者自收到該通知之次日起,應即停止刊播。
3.傳播業者未依前項規定停止刊播違反第二十八條第一項或第二項規定,或違反中央主管機關依第二十八條第三項所為廣告之限制或所定辦法中有關停止廣告之規定者,處新臺幣十二萬元以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應按次處罰至其停止刊播為止
4.傳播業者經依第二項規定通知後,仍未停止刊播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依前項規定處罰外,並通知傳播業者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或其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相關法規規定處理。


一般小白的品牌方沒有法規觀念,很容易先按照一般商品想法設計廣告詞,接著就繳學費給政府,有的小白沒賺到錢,連學費也都繳不出來。

比較法規概念的品牌方,可以在內部行銷部門做第一層防護,第二層防護找內部法務或外面專精本行律師協助審核。

另外一個小眉角,可以先去查查先前的被處罰案例,這些都是公開資料可以找得到的,先前已經有判例的,就一定不能犯同樣的錯誤,沒有判例的就可以試著致電的衛福部請教。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111年11月份處理食品、健康食品違規廣告處罰案件統計表》

行銷的第一層防護,就是可以先按照政府明確可使用的詞句進行延伸變化,也就是換句話說、短話長說,或是用情境圖片做劇情引導

《食品廣告標示詞句涉及誇張易生誤解或醫療效能之認定表》

法務和法律顧問第二層防護,通常也是廣告媒體業的底線,連坐法條款,讓廣告媒體也變成第二層防護一員。

什麼樣的廣告宣傳會被罰?

舉例:主題-減肥
(罰):十四天保證減了五公斤,從大胖妹變成小辣妹。

(不罰):本產品可以幫助你維持青春美麗,促進新陳代謝。

第一句看起來是最有效果,但會被鐵定罰,因為包含到體態改變,明確數字保證,都是被開罰的重點,越是明確的誤導就罰越重。

第二句 符合法規,中規中矩,但消費者沒感覺,寫了也是白寫,所以各品牌方都在合法範圍各顯神通,能吸引消費者買自家產品,又不能被罰款。

保健食品的電商客戶3種特性

  • 信任門檻高

  • 忠誠度低

  • 定期回購多

信任門檻高

單價高又要吃到肚子裡的產品,一般人不會隨便買不知名小牌,情願會買同類型的貴一點的知名品牌,或是喜歡網紅介紹的產品,客戶買的已經不是產品本身,買的是信任感

所以保健食品不是把產品生產出來,放到網路上便宜賣就可以,還要建立品牌和客戶之間信任橋樑,但搭橋鋪路是需要花錢跟花時間的硬活。

忠誠度低

電商的客戶忠誠度是比較低,因為客戶開啟電商平台,可以看到任何相類型的保健食品。客戶找產品的過程,看到其他做得更漂亮、更便宜、或心愛藝人代言的產品,這個時候客戶已經準備離開投入別人懷抱了。

客戶點過產品,這類產品的廣告會在任何時間、任何頁面、社群平台出現,像煩人的蒼蠅飛到客戶身邊搓手,說著:「快買、快買」,因為有人花錢請Google推給他看,請FB推給他看,如果你沒花這筆錢,那就是同業準備收割這位客戶。

除了同業一樣積極努力之外,保健食品本身有個特性,就是沒有辦法吃了立即見效,保健食品不是藥品,是有效成份濃度比較高的食品,還是必須透過定期定量的補充,對於客戶的身體效果才會出來,但客戶常常沒有按照時間來吃,吃一天休息兩天,吃兩天休息三天,效果自然不明顯,客戶不覺得是自己的問題,會覺得是產品有問題,換買別家或不買就很常見。

定期回購多

保健食品除了吃安心之外,有不少是養生觀念的慣性,像葉黃素是高度近視者,常時間盯著螢幕的上班族,都會定期補充的必備品;男性也會補充含鋅的維他命;女性購買膠原蛋白變水水。
像這些由養生觀念所養成的慣性,就很容易讓消費者時間到了就自動回購,所以有些保健食品的業者也會推出一些類似訂閱制的方式,時間到了自動寄給客戶,訂閱制本文後段也會再說明。

定期回購特性是保健食品很重要的銷售重點,也是品牌方在電商持續獲利的重點,因為像一些服飾鞋子用品,客戶很少會在1個月後再買第二件相同產品,服飾鞋子品牌方需要再花費高額行銷費用刷存在感,讓客戶再回來買別款產品,而保健食品客戶如果首次有感,二次、三次、N次自然回購,一個月吃完就回購,品牌方不用花太多行銷費用就可以獲得穩定回購客戶。

保健食品的電商產品開發2種特性

  • 使用熱門成分原料

  • 觀察未來趨勢

使用熱門成分原料

每年都有火熱主題的保健產品,好像所有品牌方都講好一樣,演出同一套劇本,像前陣子有薑黃、牛樟芝、Q10、納豆紅麴、維他命D都是、不然就是已變成長紅主題的益生菌、膠原蛋白。

記得我小時候根本就沒有這類保健食品,很多保健食品原本可能就存在了,透過商業操作、網路行銷發達、原料商代工廠供應鏈完整等因素,特定保健食品主題就如雨後春筍每年冒出頭。

也不是每次推的產品都會存活下來,新產品沒賣趕快換主題接著玩,大家都是互相模仿、相互致敬,看那款好賣,就往那兒湊,看哪款賣很差,就不往坑裡去。

所以使用熱門原物料很重要,新的原物料客戶不熟悉,自己一家打廣告教育客戶,又累又花錢,跟其他品牌有默契一起推,比較容易火熱起來,客戶比較會滿單,原物料商價格也比較軟,整體營業成本會下降,失敗率較低。

觀察未來趨勢

這兩三年COVID-19席捲全球,大家為此都想要在正常飲食外,增加免疫力,避免染疫,或是染疫後想要降低染疫後的不適,在此之前完全沒有類似的保健食品,市場需求逐漸產生,趨勢形成,腦筋動得快的品牌方,加速開發對應保健食品,積極下廣告提升營收。舉例像-

  • 益生菌

腸道健康是身體「抗疫」關鍵 醫師教你四大重點

面對疫情再度崛起「抗疫」從腸道保健做起!

疫情時代腸道健康不可少!專家教如何挑「好菌」維持消化道機能 – Heho健康

  • β-聚葡萄糖

後疫情時代來臨 β-聚葡萄糖成保健食品新黑馬

從疫情延伸出的新生活習慣,也加強原先保健食品需求,像疫情都待在家裡長時間追劇、線上課程,會需要葉黃素。少外出運動,要多補充有營養的保健食品,像人蔘液、B群。

  • 葉黃素
  • 人蔘液
  • B群

食品股》黑松加速佈局 人蔘精、葉黃素搶攻保健商機

後疫情時代消費者更重視保健!4大保健品產業趨勢一次看

透過觀察同業和研究市場動態提前調整產品線和行銷策略是必備功課。

當個閱讀控-點讚收藏分享

這篇文章我很用心實測和寫作,文章有幫到你的話,請分享給你的一位朋友。

你的小小動作能給我大大鼓勵, 我會寫更多可以幫助到大家的內容。

一起當個閱讀控

跟我一起用不同的閱讀角度,開闊未來視野

You may also lik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